关于食品保质期这个话题,我们经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这样的话:“怎么过期了?”、“这个还可以吃吗?”等等。
那么,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什么样的食品在保质期之前就已经不适合食用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什么是食品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是指,生产者在规定的条件下,保证商品在一定的保存期限内能保持本身属性、质量和卫生指标的期限。在保质期内,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食用后的身体健康隐患。
如何测试食品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的测试方法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室温下放置,然后进行观察。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香味:保质期过期的食品会发出不正常的“臭味”;
- 色泽:保质期过期的食品会出现褪色、变黑变绿等异常现象;
- 纹路:包装食品因潮湿、霉变而出现霉斑、水渍或皱纹;罐装食品的罐盖鼓起、易拉罐变形;
- 状态:发生化学变化的保质期过期食品的外形通常和新鲜食品看起来不一样。
正确的保存方法比食品保质期更加重要。家里的食品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防止外界沙尘污染、阳光直射、霉菌滋生繁殖等,从而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